Green Machine: 用水熱處理方法分離和回收廢舊混紡滌棉

本項目的目標是通過水熱處理及化學溶解處理兩種方法開展從棉和滌綸混紡廢料中回收滌綸和纖維素的可行性研究。然後,在這兩種方法上作出參數優化研究以提升回收產量和回收效率。此外,此項目還會研究從紡織廢物中重製滌綸纖維的可行性。

滌綸和棉花是現今兩種最主要的紡織纖維。到2015年為至,54.5%的紡織纖維為滌綸,28.4%為棉花,因為紡織品需求龐大,紡織廢料也相對地大增。美國環保局指出在2013年有約1,240萬噸紡織廢料生成,當中超過55%已被堆填或製成一些低質素的產品。

技術應用

整個分離處理過程只需用熱能、水和少於15%的環保化學劑,便可於2小時內回收超過97%的滌綸纖維。

業界效益

Green Machine是一個節能的紡織廢料回收方案。相比起生產每噸滌綸需要67千兆焦耳,以水熱處理只需使用19千兆焦耳,就可以把相同數量的滌綸從舊的滌棉混紡織物中分隔出來。其耗能僅是生產原生纖維的30%。

註: Shen L., Nieuwlaar E., Worrell E. & Patel M. K. (2011). Life cycle energy and GHG emissions of PET recycling: change-oriented effect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16(6), 522-536.

技術突破
  • 回收後的滌綸纖維不會出現解聚情況,可用於紡紗,製成新布料;由棉分解而成的纖維素粉末,則可應用於高吸水性聚合物和再生纖維素纖維等功能性產品。
  • 現時,我們在大埔一家工廠設置了一個工業前規模的水熱反應系統,為進一步把系統工業化進行参數評估,例如500升的處理情況、能源消耗,以及改善操作。此系統現已進入第二階段研究及工業化,以供業界使用。
獎項
第四十六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2018) - 金獎
2017「香港綠色創新大獎」 - 銀獎
2019亞洲國際創新發明大獎 - 金獎
ITF相關項目

從棉和滌綸混紡中回用滌綸/纤维素纤维的水熱處理和溶解處理

ITC項目編號
ITP/103/15TP